CCTV《新闻调查》2010年5月29日播出:寻找龚曲此里,以下为节目实录
解说:这里长眠的是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龚曲此里。在这个世界上,他只生活了54年,但在香格里拉 人们的心目中,他是永不消逝的雪山雄鹰,是“穿军装的活佛”,龚曲此里因病去世一年多来,他的坟前鲜花不断 ,扫墓的人不断,除了亲人、战友、当地的藏族、彝族、傈僳族等不同民族的,老百姓也自发地前来 祭奠他。
记者:清明早已经过去,然而我们在这里依然可以看到鲜花,长眠在这里的这个人,曾经有怎样的音容笑貌? 他在人世间留下了什么?人们为什么怀念他?今天在这生命萌发的时节,我们在香格里拉大地上寻找 他的痕迹。
解说:龚曲此里出生在梅里雪山脚下的德钦县纳古村,1970年这位翻身农奴的儿子,成长为一名云南边防 战士,9年后他和藏族女孩斯那拉姆,准备在老家纳古村举行婚礼。
斯那拉姆(龚曲此里妻子):1979年藏历节要结婚,到那个时候亲戚远一点已经通知到了,已经到家里面 来了,到旁边了,他还没有回来,我就催他回来,那时候他就发来了电报,他说回来不成,暂时回来 不成。
解说:看到亲朋好友陆续来到家里,儿子的婚礼却不能如期举行,家人非常着急。
斯那拉姆(龚曲此里妻子):他父亲相当急,父母两个都相当急,人家面前不好交代了,他父亲天天跑邮局里 面,发电报催他回来,他就说是部队里面有事,要执行任务,暂时不能回来,当时他父亲就有点不好(意思)说对 不起,我儿子可能有点事情回不来,实在对不起,远方那些亲戚都打发掉了。
解说:此时龚曲此里不能告诉家人边境发生战事,军人的使命和责任使他必须放弃婚礼,奔赴战 场。
杨文华(云南迪庆军分区副参谋长):79年那场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其中有一次他们营里边向前机动的时候 ,要突破一堵火力封锁线,当时他作为通信排长,他就请战,营长、营党委考虑他是藏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也 是刚刚提干不久的,就想保护他一下。我们龚曲此里同志一着急,他就回去,他把他的白床单撕下来,然后咬破手 指,写了那么一封血书。就这么写的:他说请组织相信我,我一定把道路打通,把我的战友安全地带 回来。
解说:龚曲此里在那场突击作战中被弹片划破身体,负了轻伤。
杨文华:这次作战回来以后,他是通信排长,他的整个排里边,因为通信保障也比较好,排里面荣立集体三等 功,集体三等功的排,排长应该是要立功的,再一个他也带着突击队,带了四名突击队员,作战也比较勇敢,应该 给他立功。他知道这个消息,他就找领导,他就说把功让给受伤的,还有牺牲的同志没有立功的,他说我是一个农 奴的后代,军队和党把我培养起来,入了党,还提了干,当了排长,能有今天的话,他说我得到的已经够多了,把 这些荣誉,把这个功给更需要的同志,特别是给受伤的,他说从战场上下来,他说生与死他都考验过了,再跟战友 抢荣誉,不是他龚曲此里的风格。
斯那拉姆:最后婚礼是推迟了,推迟了,推迟了第二年。
记者:你是后来过了多长时间,知道他是什么任务,为什么不能回来?
斯那拉姆:没有说是要去打仗,这些事他没有说,后面他打仗回来了以后,他就跟我说,当时不结婚,一个是 我不能回来结婚;第二个我还是为你负责。他说是,万一说我打仗了,万一打仗不测,我万一牺牲掉,太对不起你 了,他就当时跟我解释,这么说。
解说:龚曲此里在39年的军旅生涯中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战、藏区维稳、抢险救灾等重大军事行动127次 ,11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记者:都在一个地方工作你们经常会相遇,你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和龚曲在一起呢?就是遇到一 起。
齐扎拉(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州委书记):比如像火灾的第一线、水灾的时候、洪灾的时候也会(碰)到、雪灾的时候也会(碰)到,包括地震 灾害。因为他作为当地的一个藏族干部,一个是他自己请战、情况熟,然后和地方好沟通,特别是跟藏民老百姓需 要共同来处理的一些,他语言也通,这样的时候他出来的更多,在一线抗灾救灾的时候,见到的次数 多。
解说:作为一名军人,无论是上战场,还是在和平年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跟随龚曲此里11年的驾驶员张汝安告诉记者,龚副司令在一次抗洪抢险中的冒险经历。
张汝安(迪庆军分区驾驶员):那个水位可能有20米到30米,把路全部淹了。
解说:2006年8月,金沙江上游突降暴雨,香格里拉县部分村镇被淹。龚曲此里带领部队赶往救援现场, 但是通往现场的惟一一条沿江公路被洪水淹没,情况十分危急。
张汝安:车子过不去了,大车开过去就熄火,我是第一辆小车,我就跟副司令讲,这个水也不知道有多深,能 不能开得过去,我说副司令,我没开过这么水深的,我有点害怕,他就说怕什么,开过去,我说副司令,这个水如 果一进到排气管就淹了,然后发动机里边进水,车子就要熄火了,甚至一个浪打过来,它就把我们全部拉到金沙江 里边了,全部冲走了。他说不怕,前边老百姓也不知道情况,有没有伤亡,老百姓淹死掉了,也不知道情况,他就 说小张不怕开过去。
记者:那么危险的情景下,假如说你身边没有一个人来鼓励你,你自己能不能开过去?
张汝安:我不敢开,我感觉他不顾他的生命了,豁出去了,他说过去,没事,拉了我一下手。没事,过去。反 正我心里也想,那么大个首长坐在我旁边,我是一个兵也无所谓,如果捐躯的话,也就无所谓了,开过去后边的驾 驶员跟我讲,开过去不到七八米,排气管淹了,再过十多米尾灯都淹了,再开过去几米,我一下就看不见了,车大 灯开启,远光射起,一下就没灯了,水就没到引擎盖,那个位置了,车子过去了,好像浮起来的感觉,从来没开过 那么水深的时候,副司令拉着我的手说,不怕,小张开过去。就加起油门,好像游泳游过去那个车子,也不知道前 面水有多深。第二天回来,我们后边回来才发现,
GHD IV Dark Styler,那个路基已经垮掉了。
解说:急重险难的救灾现场总会出现龚曲此里的身影,迪庆州委书记齐扎拉,至今也没忘记,在虎跳峡附近一 次森林大火现场所见到的龚曲此里。
齐扎拉:当时他们是直接奔到火头的地方,当时是很担心,因为这个火头,从那边一转以后,烟就往他们那边 走,当时我们担心,因为那个火风一吹从这边的山头,可以马上飞到对面的山头,这样人很容易被火卷进去,当时 我们担心的是会不会有人员伤亡?这边联系,通讯又不好联系,山里面地形特别复杂,步话机你翻一个山头,它就 不起作用。晚上10点钟的时候才和他们全部联系上。
记者:他从火场出现在您面前的时候他什么样子?
齐扎拉:我当时看到他的时候,全是黑的,那个时候是只有牙齿是白的,他穿着的迷彩服,全部一块一块都是 黑色的,被烟熏的,他的鞋子已经是烤焦了,他是从火场的一线打下来的。
记者:你能看得出他是在一线最前面撤下来的?
齐扎拉:看得出来,最前面打出来的,在打火的人,火场上的人一看就看得出来。
斯那拉姆:我对他的担心说不完,我也跟他说过了,我说年龄也不小了,不能这么干。当时他就不听,他说人 活着就是,能做一点事情就做一点,他就这种。
记者:你们都在军营,相处了这么多年,你们有没有聊过,
Louis Vuitton travel,对军人的理解?
姚世忠(迪庆军分区政委):龚曲他就说了一句,当兵嘛,就是要豁得出去,舍得了自己,这是他说的,我印 象最深的。豁得出去,舍得自己是什么,就意味着牺牲、奉献,就是有他无我,有别人没有自己,他好多事情都是 在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上面真正地折射出豁得出去,舍得出自己。
解说:龚曲此里去世后,有一天他的家里来了位不速之客。
同期:阿姨,今天过来看一下,这是副司令资助的学生。
解说:这位叫吉心梅的彝族女孩,从初中到大学的学习都是龚曲此里资助完成的,可龚曲此里的家里人并没有 听他谈起过此事。
吉心梅(受助学生):本来想着走上工作岗位,稳定以后,我再想去看他,再想去他家里看他,当着他的面说 声谢谢。可是我今天刚走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解说:1997年7月,吉心梅刚小学毕业,由于家庭贫困,她不能继续升学,不愿意辍学在家的吉心梅偶然 在报纸上发现龚曲此里副司令率部队扶贫帮困的消息。此时她作出了改变自己人生的一个决定。
吉心梅:我用那个练习本写了封信,在信封上写了迪庆军分区大门转龚曲此里叔叔收。
解说:龚曲此里接到吉心梅的求助信后,辗转找到她家,帮她重返校园。
吉心梅:有一天我在山上放羊,我就看到好多穿着军装的军人,朝我家这个方向走来,当时我跑了好几里山路 ,跑回家,经过村长介绍,我才知道站在我面前的就是龚曲叔叔。
解说:吉心梅回到了学校,龚曲此里除了给她交学费外,还在生活中帮助她。
吉心梅:我记忆最清楚的是2005年的3月份,当时我得急性胰腺炎住院,龚曲叔叔来看我,他给我交了所 有的住院费,差不多5000多块钱。
解说:龚曲此里资助吉心梅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在吉心梅在德钦县政府当了一名公务员。
解说:龚曲此里走后,出现不少他曾帮助过的人,这其中有藏族、彝族、汉族等不同民族的普通老百姓,在妻 子斯那拉姆眼里,龚曲此里平时就爱帮助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不管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斯那拉姆:我们两个散步,见着好几次,见着不认识的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民族,也不晓得是什么地方的人, 就是实实在在跪在那里,碗放着,要饭的。他进牛肉饭馆,就买一碗米饭,再买一碗牛肉,就拿给他吃。我就跟他 说,你怎么能管得了那么多?
记者:他怎么说呢?
斯那拉姆:他说如果说反过来,今天在街上坐着的或者是受苦的人是你,
GHD Deluxe Midnight Collection,你又感觉到怎么样?他就这么说,或者是你的家人,在这儿坐着,或者是在受苦,或者是穿的没有,吃的没有, 你心里怎么想,都是一样不是,他就这样说。
记者:他总是这样做,都成为一种习惯。
斯那拉姆:反正我们俩刚结婚就是这样。
解说:龚曲此里从一名翻身农奴的儿子成长为迪庆军分区副司令员,身份和环境变了,但他对家人和乡亲们的 ,那份质朴的感情一直没曾改变。
次里都吉(龚曲此里的父亲):他回家来的时候从来不会摆架子,对老人、小孩都非常关心,要十块钱的地方 ,就给十块钱,该给一百块钱的地方,就给一百块钱。
解说:听父亲说同村的藏族妇女白追没钱治病,龚曲此里登门拜访,慷慨解囊。
白追(德钦县纳古村 村民):我听说他牺牲那天,我真的,我本来得风湿之后,眼泪根本就流不出来,泪就没有,不过我的心就酸的, 实在是像把我泡在硫酸中一样,好烫、好烫。
解说:白追曾因双腿患严重类风湿病瘫痪在床,龚曲此里不仅出钱,还帮她联系医院治疗,使她重新站立了起 来。
白追:他帮我,真的是我的救命钱,真的是救命钱,没有那一点钱的话,我根本就去不了医院,我真的是无法 再站起来,我能够站在拐杖上也是他帮忙的,连这个拐杖都是他送给我的。
解说:龚曲此里告诉白追一直要资助她看病,直到她完全康复。
白追:他说你一定要挺住,我会帮你的,你放心吧。他以前这样说过,所以我做梦都梦见龚副司令握着我的手 说,白追你不用太伤心,我一定会帮你的,我把你帮到你能跳起来,唱起来为止,你相信我。
解说:白追盼着龚副司令的到来,但这已经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期盼。
白追:他这么帮我,我一点没报答他,他就牺牲了,我很想到他的坟前去磕个头,想去说声感谢,不过你们看 我这两条腿太不争气了。
解说:龚曲此里走后,他的办公室里留下了一个特殊的笔记本,上面记着他下乡时了解到的不少困难群众,需 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解说:2006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忠木家的房子,这让本来就贫困的一家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此时,龚曲此 里给忠木寄来了盖房子的钱,又联系有关部门给予她家经济补助。
忠木:他是个好人,当官不摆架子,每次来都会去看贫苦户,问寒问暖,我盖房困难时,他给了我3000元 钱。
解说:藏族妇女忠木的新房已经盖了起来,但龚曲此里再也不能来看她的新房子了。
在这个记满困难群众需求的本子上,我们注意到一条泽通村修公路需要炸药的记录,香格里拉县泽通村位于金 沙江大峡谷中,这里石壁耸立,不通公路,村民下山要在崎岖的岩道上绕行10多公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藏 族、纳西族等乡亲们盼望有一条进村的公路。2002年迪庆军分区决定援助泽通村修建这条盘山公路,懂藏语的 龚曲此里主动请战亲自带领民兵在石壁上打炮眼、填炸药、炸山开路,经过120多天异常艰难的苦战,终于在2 0多道弯的峭壁上凿出了一条15公里长的通往外界的山路。
和相(香格里拉县泽通村 村民):金珠玛米(解放军)来这儿,公路给我们修通了,我们的农产品马上车子可以运出去了,生活也提高了, 经济也发展了,感谢金珠玛米(解放军),感谢龚曲此里同志。
解说:在香格里拉许多人都知道龚副司令是个爱帮忙的热心肠,碰到有困难的人,不管是熟人,还是素不相识 的人,他都会尽力相助,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称他为“穿军装的活佛”。
云南迪庆是传说中美丽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在藏语里是宁静吉祥的世外乐土,这里生活有藏族、彝族、纳西 族、傈僳族、汉族等20多个民族,这里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和谐并存。
姚世忠:迪庆州是一个和谐、安宁、平静、幸福、吉祥的地方,在迪庆这一块热土上,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 和自然的和谐,人和山水的和谐,当然也有军人和僧人的和谐。
记者:如果在其它的地方,人们不大容易把军人和僧人放在一块儿说,但是在香格里拉,人们经 常这样说。
姚世忠:我们就感觉到要做好迪庆藏区的稳定工作,其中就有一条,就是要把僧人和军人的距离拉近。龚曲同 志给我说过,政委,我们采取什么方式能够把我们军分区,做和谐稳定的工作和寺院这一块儿能够找一个很好的结 合点,我说你是本地人,你也懂藏语,那你给我想想办法。
解说:龚曲此里建议先到军区驻地附近的松赞林寺去拜访一下活佛、喇嘛,以增进僧人和军人彼此的相互了解 。
姚世忠:一开始,我们机关都有同志讲,我们穿着制服,穿着军装到寺院合不合适?这是一个;第二我们是军 人,我们跟僧人有什么必然的,非要接触在一块儿吗?正在大家都在思考这样究竟行还是不行,这个时候龚曲此里 说了一句,他说实际上军人和僧人,早在我们迪庆,还是红军长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好的传说。
解说:龚曲此里提到的传说是1936年4月,贺龙率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经过中甸县,也就是如今的香格 里拉县时,松赞林寺的僧人为红军筹粮筹款,给予红军巨大的支援。为此贺龙欣然题写下了“兴盛番族”的经幡回 赠给寺院,松赞林寺喇嘛安吾丹杰告诉记者,当年贺龙和红军来过松赞林寺。
安吾丹杰(松赞林寺喇嘛):这个历史在我们这儿有记载,当时我们贺龙元帅的记载。
记者:其实那个时候红军和僧人之间的交流就很好。
同期:对,沟通是很平等的。
同期:那么新时期,我们说继承了红军的光荣传统,实际上这是老红军给我们传承下来的东西, 我们可以做。
姚世忠:最后由分区的领导,带着机关的同志,带着药品,带着医疗小分队,还带着一些慰问品,我们就到了 松赞林寺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