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
基本信息异名炮制性味归经毒性配伍植物形态药材介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利胆作用对实验性肝炎的影响解热及抗微 生物作用降压作用利尿作用其他作用现代研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功用主治其他选方临床应用名家论述配伍效用营养 知识 基本信息异名 (《吴普本草》),马先(《广雅》),茵�蒿(《雷公炮炙论》),茵陈(《本 草
参考资料 1
茵陈蒿
目录
茵陈蒿-原植物
沸白酒一大盏,冲汁饮之。(《纲目》) ⑤治感冒,黄疸,漆疮:茵陈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不计多少,煮浓汁洗之。(《千金方》) ⑦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茵陈蒿一两,荷叶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冷蜜水调下,食后服。( 《圣济总录》茵陈蒿散) ⑧治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 ,次以此汤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⑨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 羹"。 ⑩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
nike heels shop,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⑾遍身典疸,
china bags online Fermat's last theorem,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⑿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
women nike heels,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临床应用 ①治疗传染性肝炎 :一煎剂:茵陈蒿每次1~1.5两,水煎服,每日3次,小儿酌减。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32例,服药后能迅 速退热.对黄疸消失和肝肿缩小亦有明显的效果。疗程平均7天。服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治愈后亦无复发现象。 二糖浆:茵陈2两,甘草1两,红枣25枚,加水煎至160毫升,再加糖浆40毫升混合。1~3岁12毫升, 3~5岁15毫升,
air jordan shoes,5~10岁30毫升,均日服3次。治
《汤液本草》
扩展阅读: 1
茵陈蒿-原植物
整的叶多有柄,与细茎相连,叶片分裂成线状。有特异的香气,味微苦。以质嫩、绵软、灰绿色、香 气浓者为佳。 主产陕西、山西、安徽。此外,山东、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甘肃、福建等地亦产。除上述品种外 ,尚有同属植物黄蒿(又名:滨蒿、北茵陈)、小白蒿等的幼苗,在东北等地作茵陈蒿使用。劲直蒿的幼苗在西藏 地区作茵陈蒿使用。化学成分 茵陈蒿含具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蒿属香豆精, 即6,7-二甲氧基香豆精含率因季节而异,开花期最高,达1.98%,以及绿原酸和咖啡酸。全草含精油约0.27%; 果穗中精油较多,含率达1%。其成分有:β-蒎烯,茵陈炔酮,茵陈烯酮,茵陈炔,茵陈素。还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为硬脂酸,棕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 ,褐煤酸。灰分中含氯化钾。种子中也含蒿属香豆精及氯化钾。黄蒿含蒿属香豆精,含率因部位和季节而异,花蕾 中有0.5%,花头和种子中有2%;开花期全草有0.46%,开花前的花头中有1.52%,但幼苗中不含蒿 属香豆精而含绿原酸。全草含精油约0.6%,以开花期含率最高,约达0.95%。其成分有:侧柏醇,正丁醛 ,糠醛,甲庚酮,葛缕酮,1,8-桉叶素,侧柏酮,乙酸�牛儿酯,毕澄茄烯,丁香油酚,α-蒎烯,β-蒎烯,冰草烯等。还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为肉豆蔻酸5.1%,棕榈酸23.48%,硬脂酸24.43%,花 生酸18.04%,亚油酸11.25%,油酸10.09%;非皂化部分中有β-谷甾醇19.81%。又含另一利胆成分4-羟基苯乙酮。还含胆碱,水杨酸,壬二酸,石竹烯环氧化物等。根含β-谷甾醇及草酸等。药理作用利胆作用 茵陈煎剂、茵陈栀子煎剂、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以3:1.5: 1)及其醇提取物均有促进大白鼠胆汁分泌的作用,但不够明显,茵陈煎剂对正常人的胆囊收缩(X线检查)只表 现轻度缩小,容积改变不显著。茵陈的水浸液及精制浓缩浸液(去除及未去除挥发油的两种)对急性胆囊插管及慢 性胆囊瘘管犬均有明显利胆作用,推测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水及醇溶性物质,而挥发袖的作用则可疑或 较弱;
茵陈蒿配伍效用
经集注》),因陈蒿(《本草拾遗》),绵茵陈(《本经逢原》),绒蒿、细叶青蒿(《广西中兽医药植》),臭 蒿、安吕草(《江苏植药志》),婆婆蒿(《山东中药》),野兰蒿(《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炮制 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再过罗去 净泥屑。 《雷公炮炙论》:"去根细锉用。"性味 苦辛,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④《珍珠囊》:"苦甘。"归经 入肝、脾、膀胱经。 ①张元素:"入足太阳经。" ②《本草经疏》:"足阳明、太阴、太阳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毒性 无毒配伍 配栀子,清热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配附子, 温阳利湿退黄,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配大黄,治黄疸初起。配白藓皮,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 好眠卧,口吐粘液。配车前子,清热利湿,通利小便。配厚朴,滑石,清湿热利胆宽中下气,化浊气消疸利尿泻火 。植物形态 茵陈蒿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木质化,表面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老枝光滑,幼嫩枝被有灰 白色细柔毛。营养枝上的叶,叶柄长约1.5厘米,叶片2~3回羽
茵陈蒿
http://www.health610.com/post/view/id-10481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
茵陈蒿
词条图片(10张)
疗14例(其中黄疸型13例),观察结果:体温恢复正常平均3天,食欲转佳平均4.2天,黄疸消失平均7. 6天,肝功能转为正常平均10.5天,肝脏缩小平均10天。三5%茵陈注射液:用作经络注射,每穴成人0. 5毫升,小儿0.3毫升。取穴:第一组肝热穴(在背部5、6胸椎棘突间旁开5分,双侧),肝炎点(下肢外踝 上3寸;双侧),右期门。第二组:肝俞(双),中都(双),右章门。两组交替,每日1次。10~45天为一 疗程,
ugg outlet 凹凸画,两个疗程间停药3~5天,一般2~3疗程。操作时首先在经穴周围寻找阳性反应物,如触到结节、条索或敏感 压痛,或肌肤隆起凹陷,则为注射点。一般注射1~5次后阳性反应物消失时,再按穴位注射。或开始即无反应物 时,则按穴位注射。操作时要求:选择阳性反应物或经穴要准;进针快,推药快,撞针快。注射时进针5~8分( 期门或章门宜斜刺,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内脏或造成气胸)。疗效:治疗急性黄疸型46例,临床治愈45例,好 转1例;急性无黄疸型12例,临床治愈10例,好转1例,无效1例;迁延性肝炎4例,临床治愈2例,好转1 例,无效1例;慢性肝炎3例,临床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1例。 ②内服茵陈枣汤引起心律紊乱及阿-斯氏综合病征 :在应用茵陈枣汤(茵陈2两,枣18枚,水煎早晚分服)治疗传染性肝炎过程中,曾有2例女性成人患者分别在 服药后1和4天发生心律紊乱及阿-斯氏综合征的严重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发绀,脉细弱、渐至扪不到,心跳加速,节律紊乱,出冷汗,抽搐, 人事不省,心跳呼吸一度停止。均经及时抢救始脱险。名家论述 ①《汤液本草》:"仲
http://www.zhzyw.org/zycs/zytp/zy/09911481DJAJD1KK51C9IAI.html
菊科 艾属 学名:Artemisia capillaries (《本经》) 属菊科植物。嫩苗可作菜蔬,洪舜俞《老圃赋》云:"酣槽紫姜之掌,沐醯茵陈之丝。"李时珍云:"今淮扬人二 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作茵陈饼食之"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 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近代研究证明,以秋季采收的带果穗的茵陈蒿,所含约有效成 分最多,疗效此绵(嫩)茵陈更好。 性味 甘、平微寒,无毒。
张仲景
但也有报道,从南京茵陈中分离出的挥发油,对豚鼠有利胆作用。从茵陈及黄蒿的花蕾中分离出的6 ,7-二甲氧基香豆精,十二指肠给药,均可使麻醉大白鼠、总胆管插管及慢性胆囊瘘犬的胆汁分泌增加。从茵陈幼苗中 提出的绿原酸(水溶性有机酸)对总胆管插管的大白鼠,静脉注射后约半小时即出现利胆作用,其对数剂量与胆汁 分泌增加百分率成直线关系,绿原酸的水解物咖啡酸亦有利胆作用。茵陈蒿汤及茵陈浸膏,可使结扎输胆管之家兔 的血胆红素降低(因手术所致肝细胞变性的影响仅为次要)。对实验性肝炎的影响 茵陈蒿汤、茵陈蒿及栀子大 黄煎剂均能降低小白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的死亡率,茵陈的水浸液及精制浓缩浸液,对四氯化硪中毒性肝炎的犬 其利胆作用较对正常犬显著,茵陈煎剂及茵陈挥发油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家兔的血清转氨酶无影响,但后者能使 肝炎家兔食量增加,对病毒性肝炎之小白鼠无改善其死亡率及肝细胞病变的作用。茵陈蒿汤煎剂对家兔有促进肝细 胞再生作用,
nike heels sale。解热及抗微生物作用 茵陈蒿汤、蒿陈浸剂对家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茵陈及其同属植物Artemisi a tridentata及A.nova的挥发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溶 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牛型及人型结核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陈挥发油在试管内能抑制皮 肤病原性真菌的生长,其抗真菌有效成分为茵陈炔酮。茵陈能麻痹蚯蚓以及人、猪的蛔虫。黄蒿1:10对ECH O11病毒有抑制作用,在感染同时及感染后给药仅表现延缓停用。降压作用 茵陈的水浸剂及精制浸液均有降 压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精静脉注射及十二
开放分类: 中医,中草药 我来完善 “茵陈蒿”相关词条:
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③《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 " ⑤《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 ⑥《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 ⑦《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 ⑧《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宜忌】非因湿热引起的发黄忌服。 ①《本草经疏》:"蓄血发黄者,禁用。" ②《得配本草》:"热甚发黄,无湿气,二者禁用。"其他选方 ①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 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 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 》茵陈蒿汤) ②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二两,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炮)一两半。甘草(炙) 一两。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③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藓皮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 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④治男子酒疸: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
状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密被白色绢毛;花枝上的叶无柄,羽状全裂,裂片呈线形或毛管状,基部抱茎 ,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圆锥状;总苞球形,苞片3~4层,光滑,外层小,卵圆形,内层椭圆形, 背部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杂性,淡紫色,均为管状花;雌花长约1毫米,雌蕊1枚,柱头2裂,叉状;两性花 略长,先端膨大,5裂,裂片三角形,下部收缩呈倒卵状,雄蕊5枚,聚药,先端尖尾状,基部具短尖,雌蕊1枚 ,柱头头状,不分裂。瘦果长圆形,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多生于。均有分布 。 植物采集,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药材介绍 干燥的幼苗多揉成团状,灰 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6~10厘米,多弯曲或已折断;分枝细,基部较粗,直径1.5毫 米,去掉表面的白毛后,可见明显的纵纹。完
中文学名: 茵陈蒿 拉丁学名: Artemisia capillaries 别称: 因尘 界: 植物界 科: 菊科 属: 艾属 分布区域: 山坡、河岸、砂砾地
百科名片
指肠给药对大鼠、猫、兔、犬均表现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可能系通过中枢以及内脏血管扩张而致;对离体心室纤 颤兔心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并使其恢复节律收缩;猫、兔心电图观察。可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 。利尿作用 茵陈的水浸液、精制浓缩浸液以及6,7-二甲氧基香豆精对犬均表现利尿作用;茵陈挥发油对中毒性肝炎之家兔能使尿量增加,尿色由黄变清。其他作用 茵陈水煎剂3克/公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给药2~3周后可使血清胆甾醇及β-脂蛋白下降,β/γ比率较对照组低,但C/P值却比对照组高,对主动脉弓的病变及内脏脂肪沉着均表现保护作用。茵陈水煎剂在试管内有抗艾氏腹水癌的作 用,对接种艾氏腹水癌的小白鼠,仅初期有效。茵陈同属植物Artemisia caerulescens L.油的乳剂,可使小白鼠出现癫痫样发作,其作用部位在大脑皮层。四川茵陈水浸液对犬在位肠管与兔离体肠管 均有抑制作用,而济南茵陈的浸剂、煎剂及酒精浸出液,
women jordan heels sale 35 -year-old woman who survived falling from the 6th flo,对离体兔肠却略有兴奋作用。茵陈浸液对未孕家兔及产后豚鼠的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 用。呼吸困难,一般在5小时死亡,小白鼠1次口服半数致死量为7.246克/公斤。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茵陈蒿和滨蒿均含蒿属香豆精(Scoparone,即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 thoxycoumarin)、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茵陈炔内酯(Capilarin)以 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亦含香豆酸及其他有机酸类,如茵陈蒿含茵陈香豆酸A(Capillartemi sin A)、茵陈香豆酸B、去氧茵陈香豆酸(Deoxycapillartemisin)、绿原酸(Chloro 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滨蒿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壬二酸(Azelaic acid)、焦没食子鞣质(Pyrogallol tannins)、草酸(Oxalic acid). 尚含挥发油,茵陈蒿含茵陈二炔(Capillen)、邻甲氧基茵陈二炔(O-Metho xycapillen)、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炔醇(Capillanol)、去甲茵陈二 炔(Norcapillene)、茵陈二烯酮(Capillon)、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对聚伞花烯(p-Cymene)、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等;滨蒿含茵陈二炔酮、α-蒎烯、杜松油烯(Cadinene)、环氧石竹烯(Caryophyllene epoxide)、丁香酚(Eugenol)等. 此外,茵陈蒿还含色原酮类和黄酮类物质,如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茵陈黄酮(Are apillin)、异茵陈黄酮(Isoareapillin)、蓟黄素(Cirsimauitin)、芫花 黄素(Genkwanin)、异鼠李黄素(Isorhamnetin)、槲皮黄素(Quercetin). 滨蒿含醛、酮化合物,如甲庚酮(Methylhepthylketone)、香兰醛(Vanillin)、 正丁醛(Butylaldehyde)、糠醛(Furaldehyde);亦含有植物雌性激素(Phyto estrogens)、胆碱(Choline)等.药理作用 1. 利胆、保肝作用 实验证明,茵陈煎剂、热水提取物、水浸剂、去挥发油水浸剂、挥发油、挥发油中的茵陈二炔、 茵陈二炔酮和茵陈炔内酯、醇提取物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利胆作用强度依次为茵陈香豆 酸 A、茵陈香豆酸 B、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茵陈煎剂对正常人的胆囊收缩(X线检查)只表现轻度缩小,容积改变不明显.茵 陈水浸剂0.25g/kg或精制浸剂1g/kg 给慢性胆囊造瘘犬灌服,不论对健康犬或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均有利胆效果.茵陈色原酮给麻醉犬静脉注射10 mg/kg、给大鼠静脉注射100mg/kg 均有显著利胆作用.茵陈煎剂能降低麻醉犬奥狄括约肌紧张度. 从滨蒿中分离的多种成分均有明显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亦能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红素和胆酸的含量 .对四氯化碳所引起的肝损害,也能增加胆汁分泌. 茵陈煎剂能减轻四氯化碳引起肝脏的损害程度;茵陈蒿汤、茵陈蒿及栀子大黄煎剂均能降低小鼠四氯化碳中毒 性肝炎的死亡率.茵陈蒿汤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急性肝损伤,能使其肝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及坏死程 度有一定的减轻;使肝细胞内糖原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以致接近正常;使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茵陈蒿汤煎 剂对家兔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茵陈蒿汤复方中的有效成分能非常显著地降低急性黄疸大白鼠的血清谷丙转氨 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但对血清胆红素的作用比较轻微,其原因可能是茵陈保护了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了因细 胞损伤而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外漏的结果.茵陈浸膏给家兔口服,能使其结扎总胆管升高的血清胆红素 降低. 2. 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茵陈蒿汤、茵陈浸剂对家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茵陈素对正常小鼠体温有明显降温作用 .茵陈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发挥该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蒿属香豆精,其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中均有镇痛作用; 在角叉菜胶浮肿法早期有消炎作用. 3.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牛型及人型结核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 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茵陈挥发油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奥杜盎小孢子菌等皮肤病原性真菌有 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是茵陈炔酮.茵陈挥发油膏外用,能完全治愈实验性大鼠皮肤絮状表皮癣菌病. 茵陈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水煎剂对 ECHO11 病毒有抑制作用. 体外实验发现,高浓度茵陈煎剂有抑杀钩端螺旋体作用.茵陈煎剂和挥发油对人蛔虫、猪蛔虫有 麻痹作用. 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茵陈水浸液、乙醇浸液及挥发油均有降压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素静脉注射及十二指肠用药,对大鼠、猫、兔及犬均有显著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 中枢及内脏血管扩张所致;对离体心室纤颤兔心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并使其恢复节律收缩.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扩 血管、降血脂、抗凝血等作用而用于冠心病.6,7-二甲氧基香豆素亦有抗凝作用.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茵陈煎剂组较对照组的血脂明显下降,动脉壁粥样硬 化轻、内脏脂肪沉着减少,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降低. 5. 其他作用 茵陈煎剂灌胃给药,有抑杀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是直接阻碍肿瘤细胞 的增殖所致. 茵陈具有促进白细胞分裂,增加白细胞数目,提高 T 细胞的免疫活性,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诱生干扰素等作用,因而从多方面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茵陈的咖啡酸成 分有升高白细胞数目、利胆止血、抗生育等作用. 茵陈水煎剂或精制水浸液、挥发油、绿原酸、咖啡酸、6,7-二甲氧基香豆素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尚有平喘作用. 有报告指出,茵陈水煎液能使小鼠肝P450含量增加、肝/体重比增大、异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缩短,因此可以初步说明茵陈水煎液对小鼠肝药酶有诱导作用.功用主 治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
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热也;栀子檗皮汤,治燥热也;湿则泻之,燥则润之可也。此二药治阳黄也。韩祗和、李 思训治阴黄用茵陈附子汤,大抵以茵陈为君主,佐以大黄、附子各随其寒热也。" ②《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 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证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③《本草正》:"茵陈,用此者用其利湿逐热,故能通关节,解热滞,疗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利小水。专治 黄疸,宜佐栀子。黄而湿者多肿,再加渗利,黄而燥者干涩,再加凉润,只有阴黄一证,因以中寒不运,此非所宜 。又解伤寒、瘴疟火热,散热痰、风热疼痛,湿热为痢;尤其所宜。" ④《本草述钩元》:"茵陈,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
buy prada bags,尤难相匹。黄证湿气胜,则如熏黄而晦,热气胜,则如橘黄而明。湿固蒸热,热亦聚湿,皆从中土之湿毒以为本 ,所以茵陈皆宜。海藏谓随阳黄阴黄皆用之。又云内伤变黄,只用理中、建中,茵陈不必用。试思人身湿热之病居 多,如七情、房劳、酒食违宜,劳役过度,伤其中气,以累元气,致脾阴大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者,何可胜数。 第有因如是之损伤以病黄疸者,亦有损伤而不能调养以成虚劳者,虚劳虽亦有发黄,实则区以别矣。海藏所云不必 用,当是此类。至于黄证,小便赤涩为湿热盛,惟小便清白定属虚,投以茵陈,反为虚虚。然则小便不利及赤涩者 ,乃湿兼热甚,大都始于胃,次及脾,更次及肾,自微而甚,皆茵陈之对治。至于内伤,原属虚证,果至标急,则 虽虚而舍本以治标。又有元气素弱,避渗利之害,过服滋补,以致湿热愈增者,则有不可拘于久病调补之例。更有 劳役伤气巳甚,复因口食冷物或雨,体脆感其气,致寒湿相合以发黄者,此种投姜、附、术、蔻,不得不藉茵陈以 化湿,所谓阴黄也。总之,兹物之投于外感之阳黄阴黄皆宜,于内伤之湿热亦宜,惟于内伤之寒湿合者不宜。盖内 伤寒湿,为阳气不足之所化,宜投术、附,不可以有余之治法化之也。" ⑤《本草正义》:"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湿疸、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 积热之证,古今皆以此物为主,其效甚速。荡涤肠胃,外达皮毛,非此不可。盖行水最捷,故凡下焦湿热瘙痒,及 足胫跗肿,湿疮流水,并皆治之。其阴黄一证,虽曰虚寒,然亦内有蕴热,故能发见黄色,则以入于温经队中而扫 荡之,即仲景茵陈附子之法。惟女劳疸一症,则瘀滞痹着,非仅通利所可奏功,故必以硝石、矾石之峻利者,为刮 垢磨光之治,而无取于茵陈也。"配伍效用 茵陈配伍附子 茵陈利胆退黄;附子辛热助阳而除寒湿.二者伍用 有温里助阳、利湿退黄之功效 用于治疗寒湿郁滞之身目发黄而晦暗、神倦畏寒、脘闷食少等阴黄诸症. 茵陈配伍泽泻 茵陈利湿退黄;泽泻利水渗湿.二者合用 有利湿退黄之功 且利水之力尤增 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而小便不利者[1].营养知识 茵陈蒿知识介绍:茵陈蒿为菊科植物猪毛蒿及茵 陈蒿的地上部分。猪毛蒿一年至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临时、路旁、林缘、摹草原、黄土高原和荒漠边缘地区, 分布几遍全国。茵陈蒿半灌木状多年生草本。生于低海拔地区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砂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分 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陕西、河北、台湾、四川等地。 春季采收幼苗,去根,晒干,称“绵茵陈”‘或夏秋花蕾长成时采割全株,除去根部及教练戏,晒干,称“茵 陈蒿”。栽培者栽后第2年3至4月即可采收嫩梢,可连续收获3至4年。 茵陈药材有绵茵陈和茵陈蒿等规格。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全体被白色绒毛,灰白色或灰绿色,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至2.5厘米,直径0 .1至0.2厘米,质脆,易折断。叶具柄,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小叶片卵形中稍呈倒披针形、条形。气清香,味 微苦。 茵陈蒿茎成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纹,被短柔毛;体轻,质柔,断面类白色,叶密集,多 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四羽状深裂,裂片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状 。头状花序卵形,多集成圆锥状,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茵陈蒿补充信息: 炮制:取药材,除去残根、老茎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筛去灰屑。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防蛀。 茵陈蒿适合人群: 脾虚血亏而致的虚黄、萎黄禁服。 茵陈蒿食疗作用: 茵陈蒿味苦、微辛,性微寒;归肝、胆、脾经;清香宣泻; 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 主治湿热黄疸,
hermes bags outlet Man was a taxi ran over by car,口苦胁痛,外感温热,小便不利,疮疹瘙痒。 茵陈蒿做法指导: 1. 湿热熏蒸之阳黄,症见目黄身黄,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者,可与大黄、栀子配伍,以清热利 湿退黄。 2. 若湿热兼表,身热无汗者,可与紫苏叶或麻黄同用。 3. 若湿生旦热,症见发热身困,脘痞呕恶,舌苔白腻者,可与茯苓、白术、泽泻等相配。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