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波在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本报记者 薛� 摄
地点:平谷
30年收藏5万份老报纸,让李润波在集报界成为名人,把这些老报纸捐赠给政府,让李润波在平谷成为名人 ,而最终让李润波成为媒体和社会所关注的新闻人物的,是平谷区政府为此奖励李润波100万奖金。4月24日 下午,52岁的李润波在平谷区档案馆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说,知道获奖让他和 家人很意外。
大奖激发收藏兴趣
李润波现在已是老报纸收藏界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办展览、出专著、办世纪阅报馆。然而,最初走进收藏,还 是源于一次奖品丰厚的知识竞赛。
1979年,北京科技报举行知识竞赛,第一名奖励一台白菊牌洗衣机,这在当时算是“大奖”。李润波报名 参加,但最终并未获奖。
“通过这个活动,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报纸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于是我开始收集报纸。”李润波说 。
从被动积累到主动收集,李润波的收藏水平经由几份“文革”时期的《人民日报》得到提升。
“1983年4月,在我岳父后院东厢房的房梁上,我发现三四十张1967年到1970年的《人民日报》 ,”李润波说,其中一份1969年的报纸上,刊登了关于新编历史剧《白毛女》的介绍,内容有很多情理不通的 地方。“现在可以说是“文革特色”吧,而这份报纸就是这段历史的最本真的呈现。”
于是,李润波把这些报纸收起来。自此,李润波就常去一些机关和废品收购站“淘宝”。
囊中羞涩留下遗憾
收藏需要资金支持,李润波收藏生涯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缺钱造成的。
1994年,在燕莎附近一个旧货市场,李润波发现150份“文革”小报的创刊号,其中有《红卫兵》、《 井冈山》、《东方红》、《红旗》等等。对方要价10元一份。李润波还价,问8元一份成不成。对方打电话问老 板,老板说30元一份才卖。
“当时我带的钱不够。我再带钱去找她时,
皇冠赌球开户,这些报纸卖完了。我心里懊悔极了。后来再没看到这么多“文革”小报创刊号。”
李润波共藏了4000多种老报纸,共计5万份,其中,清代的有1500份,民国时期的17000份,分 量最多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中,他最喜欢一份康熙三年的《邸报》,这是他藏品中年份最老的一 份报纸。
存报占了三间房
李润波藏的报纸越来越多,占了家里三间房。再后来,实在放不下了,2006年开始,这些报纸开始放进档 案馆。22000多份,占了两个大展厅,四五个工作人员花了半年才清点、封装完毕。
对于捐赠报纸,
皇冠开户网,李润波觉得,这些报纸,大部分原本都是属于国家的。比如说,很多是从国家的图书馆流散出来的。比如北大、 北师大等高校的图书馆。有的是战争年代流散的,“文革”时期流散的最多。“这些都是国家的财富,最终还应属 于国家。”
本报记者 王荟
■ 对话
意外奖金弥补“心疼”
捐赠与获奖,李润波的收藏历程是否会就此中断?为此,本报记者与他进行了对话。
新京报:这次捐赠跟家人商量了吗?
李润波:这次捐赠前,我没有跟家人商量。去年12月,我主动跟领导提出捐赠的事情。当时知道平谷要建博 物馆,就想把这些放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展示。区里领导也非常重视这个事情。都定下来要捐赠之后,我才跟老伴说 ,老伴生了几天气。心疼啊,心疼这么多年的心血和投入,心疼那些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升值。
新京报:还好后来有奖金,可以弥补一下家人的“心疼”。
李润波:决定捐赠时并不知道奖金这回事。后来区里开了会,说要回报捐赠者。上个月,跟我说要奖给我10 0万,我和家人都很意外、很惊喜。那时家里人就觉得很光荣,觉得捐给国家得到的不是只有空话的表 扬。
新京报:把报纸捐赠出去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润波:我还会继续搞收藏。我现在在档案馆工作,还会接着做这些事情。其实,重要的不是这些老报纸归谁 所有,而是怎么利用。当然,以后就不是代表个人了,
皇冠怎么开户。
另外,我现在收藏的兴趣是在教科书,5年之内,我还能打造出一个一流的教科书收藏。现在已800多件了 。从康熙以后的基本都有涉及。
新京报:怎么利用这笔奖金?
李润波:要用来辅导儿子,他从2001年开始帮我找教科书,
皇冠比分。我要培养他继承我的衣钵。
相关的主题文章:
米兰大脑替补半场留悬念 圣西罗演出或就此谢幕
利物浦另一欧战希望破灭 伦敦保级队www.hg2345.com皇
人物志:穆帅钦点悍将阿尔滕托普 皇马成新起点
曼联新援评测:爵爷淘宝成功 两大新人挺起中轴
三名男子酒后打砸派出所被判拘役www.hg2345.com体探足